冰與火的糾葛(二)—北極物種危機
危機中的北極熊
北極一片雪白,乍看似乎了無生機的冰層上,其實蘊藏著豐富的生命。
冰層是在北極安身立命的各種生物所依賴的重要支柱。其中,北極熊是最為人知的北極生物。北極熊在北極的冰層不斷消融後退之下,成了首當其衝的犧牲者。北極熊的主食為環海豹,在靈敏的嗅覺之下,北極熊可以嗅出幾公里外的海豹氣味並跟蹤獵物。等到海豹從冰層所挖出的呼吸洞浮上水面呼吸時,北極熊再利用龐大身軀以及無窮力量的優勢,一舉擊殺海豹並將之拖出冰層吞食。近來因為海冰因地球暖化而大量融解,北極熊只得被迫不斷朝內陸撤退,不但食物來源將成為問題,同時因海冰融化被迫游泳轉移棲地導致北極熊溺斃的事件也開始增多。
亡羊補牢—美國的作為
根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共有大約兩萬多隻北極熊,大多數分布在北極圈內。因北極熊的處境堪虞,環保團體開始大聲疾呼將北極熊納入瀕危動物保護。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的資料顯示,如果全球暖化的情況無法獲得改善,海冰持續融化,到了二○五○年,全世界北極熊的數量將可能僅剩下三分之一,而這個數據很有可能還會向下修正。雖然美國在今年五月,已依照《瀕臨絕種動物法》(Endangered Species Act)的規定「勉為其難」地將北極熊納入瀕臨絕種動物,但僅僅只是法律的約束並不會改變暖化導致北極熊面臨危機的現況。
同時,現任的布希政府與在北極附近鑽探石油的業者沆瀣一氣,在利益的考量下是否真會擔起保護北極熊的任務而捨棄龐大利益,實在令人懷疑。事實上,在北極熊列入瀕危動物名單之後,美國內政部隨即宣布,在確認北極熊受到保護之際,「相關措施不會被濫用做為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動作之明顯也不得不讓外界解讀為美國無意就暖化問題上做出任何影響其自身利益的舉動。境內亦有許多北極熊棲息的加拿大,則是表明不會加入保護的立場,令許多動保人士為之氣結。
暖化與政治現實
美國在保護北極熊上令人費解的舉動只是凸顯該國對於暖化議題的分歧與矛盾。被尊為地球暖化科學的「教父」,高達太空科學研究所(Goddard Institute of Space Sciences)的執行長同時也是美國太空總署的氣候學家James Hansen,儘管二十年來大聲疾呼,但美國政界對於暖化的看法至今仍然紛歧,而共和黨所選出的總統布希更是因強悍地拒絕任何有關二氧化碳排放限制的規章而惡名昭彰。
如同長久以來對全球暖化議題抱持懷疑態度的奧克拉荷馬州參議員James Inhofe,在他的聲明中所引述的民意調查所言:「自八○年代以來,James Hansen、前副總統Al Gore以及媒體不斷地危言聳聽並誇大人類活動所導致的氣候災難。但美國人可不吃這套。」但其他議員的看法則有所不同:「James Hansen博士的看法是對的。」、「二十年之後我們得承認,他是位氣候先知。」美國政界對於暖化議題的態度由此可見。
除了因德國的動物明星「努特」走紅而重新獲得世人喜愛與重視的北極熊外,北極還有許多生物棲息其間,但牠們所受到的關愛卻不遠如北極熊。研究顯示,因為目前許多北極的哺乳類動物類相關統計資料過於老舊,所以實際上的數字將有可能比帳面的數據更低。在暖化現象不斷加劇的北極,海冰的融化已將當地的生態與物種帶向空前的危機。
雖然北極在暖化的影響之下除了海冰大量融化的範圍不斷擴大,進而直接影響當地生物的生存之外,看在世界強權眼裡這一切卻都不是問題。北極的海冰一但完全溶解,屆時船隻將可任意進出北極,同時北極所蘊藏的龐大原油與天然氣資源,以及重要的戰略與航運地位將會是二十一世紀的新殖民地。究竟有哪些國家將會染指這個人類最後的淨土,下週我們將為您仔細分析。
留言列表